
汨罗融媒体讯(记者 郑甘)盛夏时节,汨罗市白水镇的田野上一派繁忙景象。金黄的早稻刚刚归仓,中联自走式履带打捆机便轰鸣着驶入田间。只见它高效运转,快速将散落的稻秆卷入、压实、成型,短短十几秒便“吐出”一个30斤重的标准方形秸秆捆块。
“这秸秆现在可是‘香饽饽’!”海云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许海良喜上眉梢,指着满载秸秆的货车介绍,这车150多捆秸秆早已被岳阳县的养殖户预定,“一亩地能收集30捆左右,供不应求,成了牛羊的优质饲料。”他透露,仅去年通过回收水稻秸秆,就为合作社增收7万多元,“既不用愁销售,还能赚钱,划算!”
曾经,秸秆处置是农户的“心头难”——焚烧污染空气,堆置影响播种,还暗藏火灾隐患。如今,当地通过全流程机械化回收,让秸秆“变废为宝”;除了制作成饲料,粉碎还田后还可提升土壤肥力,形成良性生态循环。目前,海云种植专业合作社正加快推进水稻秸秆综合利用加工厂建设,集“水稻种植—秸秆回收—科学处置-综合利用”的闭环产业链已初具雏形。
2025年以来,湖南省高度重视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先后出台了《湖南省秸秆综合利用若干规定》和《湖南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着力构建“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科技赋能、多元利用”的秸秆综合利用长效机制。2025年7月—11月,湖南省农业农村厅派驻蹲点指导工作组对汨罗市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开展帮扶指导,推动汨罗市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可持续发展。
汨罗市农业农村局也增派技术人员,为各秸秆收储主体提供早中晚稻秸秆综合利用跟踪服务。据介绍,海云种植专业合作社将在省蹲点指导组和市农业农村局的指导下,以“秸秆饲料化利用”为主推方向,引进高科技秸秆收储加工生产线,通过多种合作形式拓宽利用渠道,让秸秆变废为宝,持续释放生态与经济双重效益。
一审:徐 娟
二审:刘晓元
三审:谢 江
责编:刘晓元
来源:汨罗市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习言道|谈到这位加拿大人,习近平称“家喻户晓”
镜观·回响|筑牢就业“压舱石” 守护群众幸福感
总书记的人民情怀|“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法国友人捐赠618张抗战历史照片 记录着侵华日军滔天罪行
七旬老人配合“客服”解绑被骗10万 郴州警方奋力追回
让警钟长鸣!奋勇前行!《731》将于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纪念日正式上映
今日辟谣(2025年8月5日)
汇聚人民智慧 共绘发展蓝图——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为做好“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指明方向
下载APP
分享到